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文心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交流] 说说关于智能家居的几个误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4 20:0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

不是“刚需”就不能普及? [url=http:///solution.tuya.com/category/cz]无线插座[/url][align=center]https://images.tuyacn.com/smart/program/1584934336520_2_xg.jpg[/align]



        有很多人认为,智能家居一直普及不开的原因是因为其不是人们的刚性需求,这点的论点咋看上去似乎是对的,但只要稍加思考就不攻自破了,为什么?原因其实很简单,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无论在什么时期都是不会消失的,它甚至推动着社会进步。其实如果说要解决刚需的话,一套简简单单的小房子足矣,但市场上出现各式各样的楼盘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更高品质生活的美好追求,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美好生活的极致追求也是一种刚需,智能家居就是这个时代人们的美好追求,因此,智能家居也是”刚需“。



         



        ZB真的那么先进吗?



        一直以来,ZB都给人一种先进技术、智能家居最佳无线通讯技术的印象,这与ZB面世之初,媒体的大肆渲染有关,人们对于ZB技术抱有很大期望,希望能其解决智能家居设备间的通讯,由此造成人们对于ZB技术“先进”的印象,不可否认的是ZB有其优点例如:抗干扰力强、保密性好、传输快、可扩展性强等等。但它的局限也很大,诸如:产品开发难度大,开发周期长,产品成本高等,一般的初创企业很难承受开发风险。



         



        国外品牌一定好?



        坦率的说,国内的智能家居普及水平确实是没法跟外国相比,在国外,人们对于智能家居观念早已根深蒂固,因此接受程度也较高,行业的发展水平也较国内成熟,这些都是因为国外智能家居行业起步早,发展历程长久的原因。但其实在技术上并没有明显的差距,因为智能家居系统控制更加考验的是厂商的技术整合能力,智能家居所用的技术都是现有的技术,诸如、蓝牙、4G、RF技术等等都是逐渐成熟的通信技术,难点在于对于这些现有通信技术的无缝整合,这体现在智能家居产品的使用稳定性上。



         



        另外一个不得不注意的问题就是标准问题,由于国外品牌的产品在设计之初采用的是相对应国家的标准。诸如:美标、欧标等等,这直接导致产品的电源设计有很大差异,直白点说就是插孔的数量不同。相信大家用都知道,港版的充电器与国航的充电器是不同的,需要另外购买转换插头,同样的,在使用国外品牌的智能家居产品的时候,也会遇到同样的困境,如果仅仅如此也就罢了,但这会对产品的维修产生更大的麻烦,用户体验也随之大打折扣。



         



        智能家电等于智能家居?



        当下,“智能”是一个非常火热的词语,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强势崛起,好像现在所有的产品都要和智能联系到一起,否则都“羞于见人”。特别是在智能家居领域,一些商家就把智能控制“忽悠”成智能家居,让大家以为,只要实现智能控制,就是智能家居。



         



        其实智能家居的精髓在于智能感知与逻辑控制,即通过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能否自我感知环境以及场景变化,自动做出相应的控制,以保证家庭环境的安全舒适。例如的智能场景切换就能配合多个传感器自动控制家中的电器,当你踏进家门口的那一刻,就自动执行回家模式,灯光自动为您打开,背景音乐缓缓响起,中央空调早已调整到最舒适的温度,所有的这一切都自动完成,不需人为控制。



         



        总结:每一个新鲜事物都会因为发展初期的信息不对称,滋生很多谣言跟误区,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则需要主动学习更多的知识,才能防止被“忽悠”,才能享受到真正的智能家居体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 文心亭 ( 鲁ICP备13018729号-4 )     

GMT+8, 2024-6-16 08:36 , Processed in 0.05525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