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文心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交流] 微众银行:打造数字银行新范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2-4 08:54: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
中国的数字金融将驶向更快车道。1030日—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明确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金融数字化转型已是行业共识,近年银行数字化已探索出了两条不同的路径:传统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及改造以及原生的数字银行。前者中,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银行的数字化进展较快,并在零售金融、财富管理等多领域取得领先优势;后者中,以微众银行为代表的数字银行通过金融科技能力和普惠金融发展方向,已然探索出了一条成熟、可持续的数字银行道路。
数字科技驱动
“五年前,在全球的数字化银行不到150家,现在已经有451家数字化银行。”927日,全球中小企业金融论坛首席执行官卡马尔•萨利姆(Qamar Saleem)2023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表示,数字化银行在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成本远远小于传统银行。
长期以来,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普遍面临触达范围较窄、成本较高、体验较差和商业上难以持续等问题。其核心原因受限于科技基础设施较弱,一方面是“买不起”,由于服务普惠长尾客群意味着单客收入较低、需要极低的IT成本才能实现商业可持续性,彼时国内的银行普遍采用IOE的集中式技术体系,即IBM(国际商用机器)、Oracle(甲骨文)和EMC(易安信),其产品与技术服务价格普遍高昂;另一方面是“买不到”,业内缺少可有效支撑亿级客户与海量金融交易处理需求的解决方案,市场亦难以供给可满足高敏捷、高可用和高弹性等创新需求的技术方案。
作为全球领先的数字银行,微众银行成立已近9年,自成立以来科技人员占比始终保持在50%以上,历年科技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约9%,累计申请发明专利超3600项。从建行之初,微众银行就基于“开放蜂巢Openhive”技术,利用标准化硬件和开源软件,构建了国内领先的基于安全可控技术的全分布式银行系统架构,成功建立同城多中心多活架构,其高可用、高弹性、高扩展的特点使得微众银行能够支持海量的客户规模及高并发的交易量。截至目前,微众银行已服务全国逾3.7亿个人客户和超410万家小微市场主体。
微众银行一直将科技作为驱动业务发展的核心引擎,持续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前沿关键技术领域开展攻关。基于领先的数字科技能力,微众银行搭建了特色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矩阵,让更多的小微企业和普罗大众平等地享受金融服务,探索出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发展新模式,助力普惠金融实现高质量发展。
尤为值得肯定的是,受益于数字科技驱动,微众银行不仅服务实体经济各领域发展,促进公平与可持续,更将数字科技开源,让更多人收益。基于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领域的技术探索和积累,自2017年起,微众银行陆续把四个领域的核心技术以开源的方式贡献给全社会。截至20236月,微众银行对外开源项目达35个。
在人工智能领域,微众银行发起了全球联邦学习工业级开源框架FATE,并于2019年捐赠给Linux基金会,成为Linux基金会黄金会员中的中国金融机构。通过开源,FATE累计覆盖全球超过1200家知名企业与500余家高校、研究机构,成为腾讯云安全联邦学习产品、腾讯云神盾产品、京东、银联等多个公司的联邦学习产品基础框架,并荣获“AAAI 2020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奖”等多个奖项。
在区块链领域,微众银行于2016年牵头发起国内第一家金融行业的区块链联盟——金链盟,2017年将牵头研发的区块链底层平台FISCO BCOS完全开源,2022-2023年微众银行蝉联《福布斯》全球区块链50强。作为最早开源的国产联盟链底层平台之一,FISCO BCOS一直以推动产业区块链发展为使命,积极探索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新路径。截至2022年末,FISCO BCOS已支撑300余个产业数字化标杆应用,开源生态圈汇聚超4000家机构、超90000名个人成员,以及38家认证合作企业、400余名核心贡献者,共同推动最大最活跃国产开源联盟链生态圈的形成。在微众区块链开源生态圈中,孕育出多个应用联盟链技术,践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案例。
在大数据领域,微众银行将一套一站式、金融级、全连通、开源开放的大数据平台套件WeDataSphere2019年开始逐步开源,形成了业界领先的大数据开源生态。其中,计算中间件Linkis项目于202212月自全球最大的开源软件基金会Apache基金会顺利毕业,成为顶级项目,这也是全球率先由银行机构主导、捐赠并毕业的Apache顶级项目。该开源社区群用户总数超7600人,沙箱累计试用公司超2600家,收到超过110家企业已投入生产的反馈。
通过提供开源技术支持、参与联合建设等方式,微众银行还积极支持珠三角征信链、大湾区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创新应用平台等国家级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覆盖了政务、金融、医疗、双碳、跨境数据流通等众多领域,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等方面持续贡献力量。
以金融科技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
基于自身作为数字银行所积淀的科技优势,微众银行以科技、创新作为驱动业务发展的核心引擎,探索践行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模式,率先探索出了一条商业可持续、成本可负担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新路。通过“微粒贷”“微众银行财富+”等普惠金融产品,微众银行为大众提供便捷的信贷、账户、存款及理财服务,已辐射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满足大众的多元金融服务需求。
当前,“微粒贷”约46%的客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逾81%的客户为非白领从业人员,约85%的客户为大专及以下学历,约17%的客户为“首贷户”(此前无人行信贷征信记录),为各类人群提供了平等、优质的消费信贷服务;“微粒贷”笔均贷款金额约7600元,约70%的客户单笔借款成本低于100元,有效满足各类客户小额、灵活的消费信贷需求。
基于“微众银行财富+”品牌,微众银行进一步升级财富管理服务,探索数字普惠金融新路径。截至20237月,“微众银行财富+”已与107家机构开展代销业务合作,代销产品超3400只。对应“货仓、货架、收银台”的模式,微众银行从产品引入、上架、销售三大模块优化产品管理体系,并打造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的理财师管理机制,为不同资金状况、不同风险承受能力和不同投资理财需求的用户精选各类产品,提供多元化资产配置选择。
深入服务小微,支持实体经济
中小微企业融资是世界性难题,其根源是巨大的信息不对称,造成金融机构服务中小微企业面临服务成本高、风险成本高、运营成本高的“三高”难题,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与收益不匹配。
依托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能力,微众银行不断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探索新思路,依托数字化大数据风控、数字化精准营销、数字化精细运营的三个数字化手段,走出了一条“成本可负担、风险可控制、商业可持续”的小微模式道路——“微业贷”模式,化解了小微企业的“三高”难题。
普惠金融的运营成本高、风险成本高。银行除了资金成本、风险成本两大块以外,很重要的成本是IT、科技的成本。微众银行使用自主可控的全分布式银行系统架构,极大地降低了每账户的科技成本,低至每户每年仅2元,相当于其他商业银行的1/101/30的水平,这是做普惠金融非常重要的前提。
借助数字化大数据风控,微众银行能更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敢下沉”,从而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让小微企业拥有真实的“获得感”。数字化精准营销则帮助微众银行精准地找到小微企业主在哪里,迅速扩大小微企业服务覆盖面,降低获客成本,实现“能下沉”。数字化精细运营则是以企业经营为核心,更好地与小微企业快周转的需求相匹配,提升小微企业的使用体验,进一步降低微众银行的运营成本,服务好小微企业的全生命周期,也使得用户获得高效的服务。
当前中小微企业与实力较强的核心企业对供应链金融的需求都在上升。中小微企业数量快速增长,释放出旺盛的融资需求。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22年末,中国登记在册的中小微企业数量超过5200万户,比2018年末增长51%2022年平均每天新设企业2.38万户,是2018年的1.3倍。对于数量庞大的中小微企业来说,他们缺乏抵质押物,供应链金融是其获取金融资源的有力支持途径。
微业贷供应链金融为30个国家重点产业提供数字化金融支持,与超400个品牌合作伙伴长期合作,国央企合作伙伴已超100家,服务逾20万家经销商和供应商,进一步扩大供应链金融的行业覆盖深度与广度。
在科创金融方面,微业贷科创金融已经在全国20个省及直辖市、200多个地级市开展业务,吸引近32万家科创企业前来申请,已申请企业占所在地区科创企业总数的比例达17%,在当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渗透率超25%,累计授信超2600亿元。在深圳2.3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有近五成的企业申请了微业贷科创金融服务。微众银行为深圳地区科创企业累计授信超360亿元。
截至20236月末,微众银行微业贷已辐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超410万家小微市场主体申请,累计授信客户超120万家,累计授信金额超1.3万亿元;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以下企业占企业客户总数超70%,超50%的授信企业客户系企业征信白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 文心亭 ( 鲁ICP备13018729号-4 )     

GMT+8, 2024-6-12 03:39 , Processed in 0.05973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